太阳城·(China)集团网站app

您好,欢迎进入太阳成集团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太阳成集团,“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24 19:17浏览次数:

  9月24日下午,“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举行。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曹哨兵,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贾良清,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顾群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到来!首先我向大家长期以来关心与支持安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安徽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将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同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美丽安徽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聚力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太阳集团1088vip,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美丽安徽建设蓝图初步形成。印发实施美丽安徽建设规划纲要,从绿色发展、优美环境、秀美生态、和美家园、生态文化、安全底线项重点任务和若干工作措施,太阳集团1088vip,形成“7+27+N”任务体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美丽安徽建设示范创建为引领,加强试点创新,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山川建设,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安徽新格局正在形成。

  二是聚力治污攻坚,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不断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皖北六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扎实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巢湖综合治理和淮河流域水质提升行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和安全利用,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首次监测时下降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9%,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突破90%。今年1—8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4.7微克/立方米。

  三是强化统一监管,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不断加强。认真履行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职责,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研究制定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严格重要生态空间监管,实现全省316个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全覆盖,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累计整改违法违规问题1978个。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扬子鳄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太阳集团1088vip,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三年稳定保持二类。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整治。健全问题发现、整改、巩固、提升工作机制,深入实施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坚持按季度拍摄生态环境警示片,建立“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排查整改奖惩机制,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质量提升行动,切实提高整改质效。截至2024年8月底,中央层面交办问题388个、完成整改351个,省级层面交办问题4192个、完成整改3697个。构建环保惠民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餐饮油烟、噪声扰民、恶臭异味、道路扬尘等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排查整改问题7万余个。建立环境问题“码”上反映机制,办理信访投诉满意度居全国前三,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九成。

  五是突出源头防治,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优化环境要素保障,全省域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支持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培育,引领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制定生态环境地方标准72项,推动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严格环境准入,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加快建设循环利用体系,全域梯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推进4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城市及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多层面、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迈出坚实步伐。

  六是坚持多元施治,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健全。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省环委会及12个专委会,形成分领域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监管体制更加顺畅。建设“数字安徽-智慧环保”综合平台,监管效能持续提升。完善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领域8部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推广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经验,实施皖苏、皖赣长江干流横向生态补偿,实现全省重要河流域、湖泊生态补偿全覆盖;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0年以来,责任人累计承担赔偿2.78亿元,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赔偿机制日益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树立领跑意识,积极开拓创新,勇于创先争优,打造更多改革品牌,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先锋,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了系统部署,近期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了我省贯彻落实《决定》的意见,请问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安徽有哪些贯彻落实具体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实现“六个新提升”、做到“六个当先锋”的改革目标,要求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实现新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先锋。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坚持锻长补短,狠抓任务落实,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一是落实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为发展“划边框”“明底线”。探索推进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让生产要素、生态产品的价值充分彰显。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更加科学精准反映和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建立美丽安徽建设示范创建机制,建设一批各美其美的“美丽细胞”。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机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二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和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机制,以更高标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构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完善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制度,健全环境信用监管和非现场执法监管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健全城乡黑臭水体长效治理机制,加强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完善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白菜心”体制机制,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完善生态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让保护者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者付出相应代价。

  三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以及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政策体系,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激发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全省域梯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落实碳市场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安徽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等重要流域,请问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面有哪些考虑?

  流域以河流为纽带,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空间单元。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太阳成集团,、水生态治理,推进流域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打造流域生态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持续抓好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为全面打造美丽安徽提供有力保障。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健全多方责任体系。现行以行政区划为权责边界的体制下,流域治理各自为政、各管一段、相互掣肘,没有从全流域视角定规划、抓保护、谋项目。我们将推动流域各地区树牢系统观念、流域意识,落实党委、政府、企业、部门等各方责任,探索建立流域河湖长制,推进企业全面落实“持证排污、依证排污”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厘清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和职能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二是健全规划引领体系。一体化谋划流域发展保护规划,可以有效破解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将推动编制实施“多规合一”的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统一跨流域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建立重要流域上下游规划与建设项目环评共商机制,推动流域产业发展规划衔接,促进新兴产业分工合作、深度融合。

  三是健全法规政策体系。法规标准政策是上下游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统一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我们将推动完善流域法律法规,统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标准规范,完善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推动流域上下游涉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衔接,探索跨流域排污权交易。

  四是健全协同治理体系。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确定治理目标,强化协同治理,形成多方共治合力。我们将构建“三水统筹”治理格局,统一上下游水体治理目标,明晰治理责任,推动重要流域上下游毗邻地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共管共享,建立跨界水体共建美丽河湖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流域多元治理机制。

  五是健全监测监管体系。加强监测监管是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我们将推动建立涵盖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的流域统一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天地一体、上下协同的流域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健全跨地区执法协作互认的联合执法和交叉执法机制,完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领导会晤、议事协调机制,建立闸坝调度与水质监测联动以及信息通报机制。

  请问在发挥生态环境引领、优化、倒逼作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方面,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省以年均3.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4%的经济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双赢。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和完善支持绿色产业、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绿色税制等方面的政策,强化产业绿色发展导向。加强规划环评引领,推动各地优化区域、园区产业结构和布局,将绿色低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有效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改造。积极开展“环保政策宣传进企业、携手共推绿色低碳发展”等活动,建设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进国家和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从城市、园区、企业等推出一批典型,发挥减污降碳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优化要素保障。全面实施水、大气4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建立省、市、县三级排污权政府储备库,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排污权交易,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参与交易,支持各地探索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用能权等有偿使用和交易,通过集约节约利用、产业升级、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腾退扩容更多资源,让各类资源环境要素向新兴产业和优质项目集聚。

  三是强化刚性约束。推动《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绿色发展。制定木材加工、制鞋、纺织染整、煤炭开采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倒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落后产能退出。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把环境准入关,源头控制产能过剩、污染严重、高耗能行业建设项目。强化督察执法,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查处违法违规上马项目,推动地方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四是落实“双碳”目标。推进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实施“碳达峰十二大行动”。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点,制定核算规定标准,建立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碳普惠试点建设,加快构建我省碳普惠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鼓励各地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近年来,安徽省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蓝天白云、空气常新渐成常态,请问安徽将如何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全力守护江淮大地蓝天白云。2023年,我省PM2.5平均浓度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连续4年超80%,是当年实现两项指标“双改善”的少数省份之一。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空气环境质量与老百姓对清新空气的期待、与长三角兄弟省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实施空气质量改善行动,坚定不移抓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着力推动解决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公路占比偏高是制约我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我们将大力支持与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七大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八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传统优势产业超低排放改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加快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减少火电发电比重。加快推动燃煤锅炉机组升级改造,推动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积极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淘汰国三以下营运货车和国一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持续做好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

  二是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重污染天气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秋冬季时常出现“跨年霾”,影响群众身心健康。我们将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差异化应急管控,坚决防止“一刀切”,精准科学指导各地修订并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清单,落实重污染天气期间企业错峰生产和应急减排措施,依法依规开展烟花爆竹禁限放,持续加强秸秆禁烧,减轻重污染天气不利影响,保障民生需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空气污染排放的“大户”,更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我们将依法监管、强化执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着力解决跑冒滴漏、无组织废气随意排放、污染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深入开展检验检测领域综合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规范检验检测市场,切实维护监测数据的公信力。

  四是攻坚提升皖北六市空气质量。皖北地区是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也是全省空气质量改善的潜力所在。我们将持续实施皖北六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扎实开展面源污染减排、减污协同增效等“七大行动”,细化实化攻坚举措,精准监测预警空气质量波动,加强监管执法,完善区域联防联控,“一市一策”加强攻坚帮扶,切实改善皖北六市大气环境质量,不断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为全省空气质量改善作出贡献。

  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本底良好,是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但近年来一些破坏生态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生态系统安全。我们要牢记殷殷嘱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扮靓皖美生态颜值,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一是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目前,全省已划定环境管控单元1094个,实现全省域覆盖,其中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近700个,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超30%。我们将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实施生态环境精准分区管控,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把该保护的区域保护好,把不该准入的项目管控住,坚决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二是开展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监督。重要生态空间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我们将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实施保护成效评估,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持续实施“绿盾”专项行动,排查并推动生态破坏问题整改,严格守护重要生态空间。

  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徽有着丰富的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我们将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优化完善就地和迁地保护体系,守护生物居住“家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太阳成集团,、持续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是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从实际情况看,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存在违法违规项目、矿山修复不力、自然岸线被侵占等生态破坏问题,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我们将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五是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受开发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一些重要生态空间被挤占,河流湖泊断流干涸,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阻隔,生境破碎化,生态系统出现“割裂”。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并实施一批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因地制宜构建促进物种迁徙繁殖的生态廊道,合理布局建设物种保护空间,恢复生境连通,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地理单元的连续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巡视组进驻后,云南省迪庆州委常委格桑纳杰任上被查,12天前还公开参加活动,另有两局长同日被查

  巡视组进驻后,格桑纳杰、唐仕鹏、张雄光同日被查!今年以来,迪庆州多名厅级干部主动投案!

020-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