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主流媒体单位,《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报社”)全面贯彻党对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要求,守正创新9728太阳成集团、融合突破,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以内容质量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以人才队伍为基础”的深度融合之路,形成了以报、刊、网、视、微、端、号等形态构成的融媒体发展格局。报社各业务板块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全覆盖、聚焦主责主业、拥抱新技术、配套制度建设以及文化融合的多措并举之下,实现了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重大蜕变。
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报社自身党建工作始终按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的要求不断向前推进。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压紧压实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责任制,以高质量党建护航报社转型升级。2023年,报社党委以“真重视、真学习、真践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周定期举行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带领全体员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站位,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转化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报社党委坚持党管媒体,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明确党委书记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章立制,压紧压实党管意识形态主体责任。2023年,报社党委组织了12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
报社的党建工作围绕两条主线开展,以期达到统一思想、指导行动、创造良好业绩的目的。一是党的建设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党建工作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做到“有表情、有感情、有豪情”。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要发挥党支部的特别作用,党员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上下同欲,同舟共济向未来。二是要心怀伟大事业,着力解决报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
几年来,报社的党建工作始终注重强功能、抓基础、补短板、重创新,不断提升支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针对工作中的不足,报社也有一些新的制度安排。比如对在职党支部进行了重新划分,打破了以往一个业务板块就是一个党支部的格局,采用小部门大融合的组合方式重新组织党支部,其目的就是使报社的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不同业务板块的交流融合,更是思想、观念、文化的融合统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重大决定成为报社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根本遵循,必须深刻理解,努力践行。不论报社体制机制如何变化,报社的行业媒体属性都不可动摇。坚持守好、发展好行业新闻舆论工作主战场、主阵地,聚焦“宣传报道行业 讲好化工故事”的主责主业,这在全社上下具有深厚基础和广泛共识。
报社锲而不舍加强内容建设,坚定不移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行业中心工作和企业核心业务,在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工作主战场作战,把“行业媒体要立足行业、服务行业,提供专业化的行业资讯和信息服务”的职责使命落实到位。2023年,报社圆满完成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春走基层、全国“两会”、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农资保供稳价、“一带一路”这十年、黄河调研、石化基地调研、现代农业典型样本大走访等一系列重大主题活动的报道。
报社记者用脚步丈量行业发展脉络,用笔端记录一线活力,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两会说“数”》获评第31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三等奖,《唤醒扎布耶茶卡——西藏首个现代化新能源材料项目建设纪实》被《人民日报》新媒体全文转载,《为非洲种下这棵“独苗”——中国南非首签钛白粉EPC项目》是本报记者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报道中组织的一篇深度报道,被海外媒体广泛转播。《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21年)》荣获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图书奖。
在融媒体传播平台建设方面,报社从软件更新、人才引进、运营奖励及共建机制等四个方面入手,持续加大对智能化传播平台“化工号”支持力度。2023年“化工号”日访问量保持百万+量级,年度总访问量超过4亿+,作品最高阅读量近60万。报社旗下微信、头条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超过300篇文章阅读量过万,重大活动视频直播单次实现300万+收看量。
2023年,面对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和技术升级带来的挑战,报社审时度势,在“主战场、制高点、讲故事、生态圈”十二字工作方针基础上,提出“建设产业生态圈、升级战略合作服务”的新愿景,启动报社战略和服务模式升级计划,力争在资政、咨询、产品三大服务赋能产业和企业上取得突破。
在资政服务方面,报社继续在行业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上发力,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难点痛点,积极开展重大产业课题调研工作,切实为政府部门和行业科学决策提供智囊服务。例如在能源化工领域,报社于2020年创立“中国能源·化工30人论坛”高端智库平台。五年来,在此高端智库平台基础上,报社先后推出“产学研大会”、“科学的春天”、“长江论坛”、“齐鲁大会”、“科创大会”系列高端智库活动,按照“1+N+X”规划,不断向细分化、差异化、矩阵化、区域化运营的方向迈进。
在产业咨询服务方面,报社以高端智库、细分产业研究、媒体平台大数据分析为核心内容支撑,围绕产业生态圈建设,探索具有媒体特点的产业咨询新路子。这些年报社先后在肥料、农药、煤化工、染料、炼化一体化、安全管理、园区等领域开展调研,先后向相关企业提供前沿技术与市场的咨询服务,为行业企业及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产品服务方面,报社根据企业和行业需求,持续研发和创新有针对性、技术含量高、体验效果好的专业性产品。报社在《中国化工报》《农资导报》和《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两报一刊基础上,围绕“互联网+”、“融媒体+”,开发了“化工号”、“CHSE365”、“农看看”等专业互联网服务产品,为行业提供品牌塑造、传播优势、安全培训以及农业技术学习等增值服务,助力行业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为适应三大服务运营需要,2023年报社尝试创立“石油和化工大数据中心”平台,为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提供数据分析、产业咨询、舆情管理、品牌价值、市场研判等专业服务,赋能行业企业智慧决策、风险规避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借助大数据监测与分析手段,2024年1月报社正式对外发布了《2023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舆情报告》,行业反响强烈。业内普遍认为,舆情报告监控精准、分析透彻、应对到位,可以作为全行业2024年舆情管理工作指南。
报社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新业态、新业务不断拓展,新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伴随而来。如何确保报社发展方向不偏、运营合规、员工积极性不减,配套制度建设成为关键。为此,报社发挥党委、董事会、编委会和经理层的三级治理优势,坚持遵规守纪、依法合规,在坚守风险底线、提升采编质量、筑牢合规经营,为报社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坚决守住风险底线方面,报社强调坚持纪律底线,持续推进依法合规治社。报社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坚决同违规违纪问题做斗争。报社持续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均先提交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再经董事会通过后转经理层落实。
在新闻出版业务方面,报社编委会通过制定和落实年度重点报道选题计划,积极组织应对重大突发新闻的报道工作,对报社的新闻舆论阵地建设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同时报社根据自身行业媒体单位的采编工作特点,制定并执行出版质量考评制度,做好“三审三校”检查和内容质量考评工作,严格稿件奖励与惩罚制度,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防线和质量底线。
在经营管理制度方面,坚决堵死风险后墙,杜绝寅吃卯粮。报社从运营管理层入手,狠抓经营合同、广告业务、会议活动等合规管理。经理团队做好各部门收支预算考核与管理,对重大项目把好合同关、收支关、效益关、分配关,做到合同干净、收支合理、利润最大、按劳分配。
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整合报社资源,推进各业务平台一体化运作和深度融合,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于行业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报社持续推进项目管理制度。报社全体员工公平竞争,报社层面打通各业务板块之间的障碍,协调配置最优资源,确保项目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同时,一大批年轻员工快速成长,主动性、创造性显著提升,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大大增强,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融合能力快速提升,报社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报社坚持用先进文化凝心铸魂,在苦干实干、创新融合中总结了一系列适合报社自身发展的媒体文化。比如“命运共同体文化”、“照顾好每一个人文化”、“一级带着一级干文化”、“相互拜师文化”等。每一种文化的提出,都是在奋斗中所孕育、在创新中孵化、在成长中沁入人心,成为报社深度融合发展的加速器。
在报社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坚持员工优先,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围绕员工的合法权益,想办法、出思路、定政策,让合理的制度、政策和情感去守护员工选择报社的初心,推动员工牢固树立与报社是命运共同体的意识。2021年报社启动最近一轮综合改革。这一轮改革,因报社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涉及体制、机制、薪酬、管理等诸多重大变革,应该是报社历史上最为艰巨也最为复杂的一次改革。为此,报社领导班子分头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党委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论证改革方案。由于党委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全社员工积极努力,改革方案最大程度地契合了报社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最终获职代会高票通过。这是“命运共同体文化”和“照顾好每一个人文化”的最好实践。
如果不抓落实、没有为之奋斗,再好的制度设计和美好规划,那也是一场空想。在报社党委坚强领导下,全社上下发扬“一级带着一级干,上级做给下级看,党员做给群众看”的工作作风和良好文化,恪尽职守,用责任担当开创报社事业发展新局面,用实干担当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每年年初报社领导班子都会就全年战略性任务作出分工,主动承包责任田、建立任务台账,然后带领干部职工将一件件具体任务销号9728太阳成集团。同时,党委还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成为报社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
2023年,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报社人才选拔机制、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激励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报社根据发展实际提出了“相互拜师文化”。一方面按照“师带徒”制度,签订师带徒协议,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让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带着年轻员工尽快成长;另一方面,组织报社资深记者、编辑和经营骨干走上讲台为全体员工授课,介绍基本技能和工作经验。“相互拜师”不仅要求年轻人向老同志学习,更要求老同志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虚心向年轻人学习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通过相互学习、学用相长,实现了共同成长的育人目标。
此外,报社工会、共青团、女工组织在党建引领下,还打造了健康文化、荣休文化、团队文化等新的文化,形成了多种文化载体共进共荣的新局面。在报社业务融合发展过程中,各业务板块上下同心、破壁融圈,坚持业务发展多元化、支撑服务一体化、做大“蛋糕”分享“蛋糕”,逐步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向多元融合、美美与共的企业文化形态。(作者:崔学军 为《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财政补贴是辅助市场调节、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9728太阳成集团9728太阳成集团9728太阳成集团
Copyright © 2002-2024 太阳成集团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3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