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据初步核算,2010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万亿,比上年增长10.3%。而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贡献巨大.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电力发展思路是继续优化发展火电、加快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美国能源基金与中国发改委联合预测2005到2020年,中国能源投资缺口达到18万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领域需要投资7万亿元。巨大的资金需求迫切要求与之对应的资金来源。
20世纪70年代, Weston and Brigham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融资来源的变化提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已有的金融成长周期模型着眼于企业,为了研究新能源行业的金融成长模型,本文特作如下假设:(图1所示)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阶段由4部分组成: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持续期。由于新能源行业的基础是新能源。而水电、风电等新能源是可持续的,因此原则上讲新能源行业是不会被淘汰的。因此引入“持续期”表示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与行业的发展同步进行。由于行业是由从事相同内容的企业组成的,因此大多数企业的发展状况就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大多数企业的金融成长阶段就代表了行业金融成长阶段。作此假设后企业的金融成长模型就可以引入行业中,成为行业金融成长模型。
新能源生产企业由于投入巨大,因此创业者自有资金很难满足资金需要。理想的情况是,初创时,主要的投资方式是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资本和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行业进入发展期获得利润后,主要通过信贷和私人股权投资(PE)进行融资,当然也包括初创期的风险投资,政策资金,民间资本。中小部分前期风险投资资金可以选择退出,进入新的目标企业中。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后,信贷资金仍然可以被企业利用。随着行业中很多企业达到上市的要求,企业通过IPO就可以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可再生能源行业才能达到上述理想的金融成长模型,需要市场化成熟度很高的融资机制和政策的大力引导。
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大不相同,因而融资现状也不同。由于地热、潮汐发电在我国仍处于个别情况,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因此本文不予研究。下文将对水电、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和风电分别进行研究。
水电2010发电装机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水电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地方。据有关统计显示,水电项目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占了近80%,而债券等融资方式则利用很少。当前的水电资金结构难以降低融资成本并提供大规模的资金。(图2所示)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的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0 MW,因此前景广阔。但是生物质发电技术要求高,设备需要资金量大。目前生物质发电主体企业仍是国有大型企业。在难以看到生物质发电的盈利能力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和资本市场资金等都不愿意涉足生物质发电。(图3所示)
我国光伏发电市场正在起步, 2010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500MW,累计达到900MW,居世界前十。但光伏发电是技术资金双密集型行业。资金需要量非常大。和生物质发电一样,银行对光伏产业也放贷十分谨慎。(图4所示)
在可再生能源中,风电的发展十分迅速。2010 年,中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 800 万k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 200 万kW,均为世界第一。政策也大力提倡风力发电。目前中国风力发电公司融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图5所示)
事实上,由上文分析可知目前中国水电发展历时最长,风电也发展较快;而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发电还处于初创期。因此,水电和风电的融资结构中银行信贷占重要的比重,而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发电则更多的依赖政府资金和风险投资。而股票债券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十分不足。政府今后应该通过积极创新担保方式,设立新能源基金,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加大证券市场培育等手段为新能源行业提供全面的资金支持。
企业的战略风险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风险因素对企业的管理、效益等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企业在管理工作中要规避风险,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分析,为战略风险的防范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实现的,环境因素是对企业战略有着直接影响的因素。环境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双重的作用。良好的周围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恶劣的外部环境则限制企业的发展,增加企业发展的阻碍,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与企业战略风险相关的环境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政治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
企业实现战略发展需要依靠战略资源的支撑,战略资源分成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资源两种。成功的企业需要对其拥有的战略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在特定的企业发展环境下,对战略资源进行特殊配置,为企业的发展体站保障。但是,有限的战略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只有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餐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为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巨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它与企业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企业的效益也有着重大的联系。在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企业财务状况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提高企业应对更重风险的能力。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改善、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新产品的研发等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新型的产品和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企业不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就失去了保障,市场占有率也会大大下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丧失,企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一蹶不振。
企业的领导指企业管理的核心人物,企业的管理状况受到企业领导的社会阅历、创新能力、知识水平的影响。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与企业领导所指定的发展战略、管理制度、资源配置、改革创新等息息相关相关。企业的阅历和能力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思想观念落后陈旧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
企业发展中各项工作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企业中重视良好企业环境的营造,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现提供条件。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之前,应先确认企业当前的发展环境是否适合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整应以环境为参考,将其中的政策、经济、人才以及技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企业发展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企业战略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关键,企业的人力资源、技术、管理资源都属于战略资源的范畴。市场资源等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在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需要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人力资源属于企业的有形资源,是企业各项职能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保持产品的更新和活力,这就需要良好的技术资源作为支撑。应对企业的战略风险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企业的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要完善企业的管理,加强对企业各项工作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对管理风险的应对能力,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
通过战略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优化环境能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在企业发展当中,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内容,是企业其他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企业应对丰富的战略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杜绝资源的浪费,以保证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战略风险的应对与企业领导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两道要加强学系,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纵观全局为企业风险的应对做出决策,带领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受到企业不同的发展状况与发展阶段的影响,汽车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策略这项组织变革任务的特征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要具体研究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策略的决策机制,就必须首先明确其决策任务的内涵和关键特征。下面基于近期对该产业的文献,采用多案例的分析方法,探究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的模式和其影响因素。
汽车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受到企业自身的现状特征,如企业规模、传统车的份额以及企业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企业需要将自身状况、生存与经济利益、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整合,在结果并不确定的风险条件下做出决策,并且还需要在政府政策与行业竞合关系的生态环境下,根据市场与对手的反馈信息,进行不断的动态调整。通过初步的研究调研发现,对于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项目,影响企业决策最主要的因素是基于资源的,即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以及企业在传统汽车产业上的发展趋势。而对于社会责任与跨期的回报问题,则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影响较小的因素,但将在项目起步之后对企业的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早期起步阶段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策略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1.先锋型新能源汽车策略。采用先锋型策略的企业一般是本身就在新能源动力方面起步较早且具有研发优势,或是较早地就将企业发展的战略重心放在发展新能源汽车项目之上,力图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2.联盟型新能源汽车策略。采用与中央政府企业或地方企业结盟的方式,主要依赖于能源企业和动力研究机构获得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而依靠自身的传统汽车的基础和生产平台优势,实现稳步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战略。
3.保障型新能源汽车策略。采用较为稳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一方面保证在该领域有所进展,另一方面战略的重心仍然放在传统动力汽车的发展和扩张策略,以实现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合理结合,并有效控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风险。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身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二者虽然在实现目标、实施主体和实施过程等方面都较为相似,但在核心内涵、评价指标等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发展低碳经济则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可以说,低碳-循环经济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从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角度着手进行探索,以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共同因素。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诸多文献主要从各自的角度分别对低碳-循环经济提出相关论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
第一,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背景层面出发进行阐述,突出自然资源的稀缺与环境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例如,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齐建国等学者认为,“现代循环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利用,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目的”;徐玉高综合研究了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
第二,从区域角度着手进行分析,认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会受到区域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岳立认为,甘肃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市场、技术、思想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付晓东认为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等;马军等学者以东部六省市为样本进行探索,从经济层面、产业层面、科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环境层面进行探讨,为城市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第三,从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过程层面进行研究。学者孙明贵在研究上海市循环经济时,从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更新程度、法制保障情况和基本物质保障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付允认为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低污染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理念;张春兰认为循环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理论认识、政策制度以及实践环境是主要制约因素。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此基础上,本文理顺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分析框架。
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必然会受到众多影响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显性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资源现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基础理念上,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基本品质、经济发展对其依赖程度、环境污染以及承载力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低碳-循环经济的走向。并且,在分析自然资源现状的同时,还应该将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社会文化、经济现状等考虑在其中,多元化分析特定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总量。中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利用效率低,这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综上,自然资源的现状决定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层次以及自然资源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资源、经济、技术等因素。从国内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产业、高新产业发展速度滞后,因此,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布局高效化、合理化和生态化。产业布局高效化指提升资源利用比例,降低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现象;产业布局合理化指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相互协调稳定;产业布局生态化则是要求构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体系,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3.科技创新水平。低碳-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科技创新水平息息相关,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理论无不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改造传统高能耗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都依赖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我国目前阶段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约20年,例如国内仍然需要通过引进国外相关设备进行城市污水、垃圾分类等处理。
4.现代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水平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前提,现代管理制度则可以使得低碳-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现实。传统制度以人、财、物为管理对象,现代管理制度t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作为管理对象。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应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原材料购买、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直至废物回收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诸多环节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即是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的结晶。
5.资金投入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社会发展十分有利,但由于企业规模情况、经济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发展制约等方面原因,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初期往往可能导致企业或者社会背负较大负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从全球发展情况来看,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准就在于高投入:更新技术设备,提升能源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并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以科研为前提,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形成完整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因此,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资金承受情况,这同样与地域金融体系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财政税收有着直接关系。
自然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水平、现代管理制度以及资金投入情况等诸多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但此类因素会受到更深层次原因的影响,例如法制建设、人口情况、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氛围等。忽视此类因素,同样会导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陷入苑囿中。此类隐性影响因素为:
1.人口情况。人口规模决定了人均资源利用量,国内人口数量众多,直接导致了人口资源可利用量严重不足。以矿产、森林、能源等自然资源为例,国内人均水平分别占据世界人均水平的1/4、1/5、1/7,资源紧缺现象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所造成的生活垃圾同样触目惊心,业内认为“垃圾包围城市”已经出现。
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决定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文盲人口超过五千万,扫盲行动尽管成就斐然,但仍然任重道远。从受教育年限角度来看,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据总人口的8.93%,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受教育质量偏低情况反应了社会缺失大量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工人的现状,这对科学技术创新、低循环经济发展都较为不利。
3.法制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法制层面的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战略抉择。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这为经济循环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国内尚未设立能够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法律,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缺乏法制基础。除此之外,法制建设缺失还集中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层面,部分地方官员秉着“地方利益至上原则”,维护本地排污企业,甚至直接阻挠环保部门执法活动。
4.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影响民众的自我认识,更会从消费层面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消费者文化氛围层面的理念认识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基本模式,但会间接影响了低碳-循环经济效果。
从国外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推动者,企业公众是主体。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稍显滞后,企业对于自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e极性仍然不足。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也源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等。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化发展程度不足、以政府职能缺失或越位为代表的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主体利益视角的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层面态度差异较大,相比于中央的积极明确,地方政府往往较为暧昧甚至,相比于环保部门的积极努力,其他部门的支持态度则仍需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国内市场民间环保组织同样缺失,单纯依靠政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该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既不可代替市场作用,又不能出现越位或缺失现象,市场才是决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1]黄海峰.宋扬阳.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的启迪[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05).
本文以我国新能源产业为例,对其2010-2013年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后发现,其财务绩效在2010年最好,此后两年下降,2013年虽有所提高,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的水平;此外,总体而言其财务绩效低于同期的上市公司总体水平。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整体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扶持政策存在缺陷、供求不相匹配,以及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商业模式不够完善。为改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务绩效,应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合理性,并加强执行环节;应多措并举打破需求瓶颈,并努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应特别注重创新实效。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2013211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于2010年10月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这七大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经营状况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财务绩效,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鼓励政策,但由财务绩效所反映出的其总体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相关产业。由于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存在一定共性,因此找出新能源产业财务绩效欠佳的主要原因,不仅可为新能源产业,也可为我国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经营状况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启示。
本文以东方财富网和金融界的新能源概念板块中主营业务涉及新能源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去除了2010-2013年数据不全的公司,共选取了76家企业,以国泰安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新能源产业排除个别极值后的2010-2013年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
所选盈利能力指标为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成本费用利润率,三个指标越高,表示企业盈利能力强弱。分析发现,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三个盈利能力指标均在下降,2013年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水平,这基本和上市公司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此外,新能源产业各年盈利能力指标均低于相应年份上市公司总体水平,特别是2011-2013年。这表明,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尽管2013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的水平;而且,新能源产业的盈利能力低于同期上市公司总体水平。
所选营运能力指标为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指标越高,表示企业营运能力就越强。分析发现,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三个营运能力指标均有下降趋势,2013年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水平,不过总体而言变化幅度很小,这基本和上市公司总体情况相一致。此外,新能源产业各年营运能力指标均低于相应年份上市公司总体水平。这表明,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营运能力略有下降,尽管2013年略有增加,但仍低于2010和2011年水平,总体而言营运能力变化幅度很小;此外,新能源产业营运能力低于同期上市公司总体水平。
所选发展能力指标为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三个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发展能力就越强。分析发现,2010-2012年,新能源产业固定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都在下降,2013年则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1和2012年的水平;净利润增长率2011年比2010年有大幅下降,此后净利润降幅逐年减小,但2013年净利润同比有所增长。总体而言三个财务指标均在2010年达到最高。此外,绝大多数指标都低于上市公司总体水平。这表明,2010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最强,此后两年下降,2013年虽有所好转,但仍低于2010或2011年的水平;而且,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低于同期上市公司总体水平。
上述分析发现:2010-2013年,我国新能源产业由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所反映出的财务绩效均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此后两年下降,2013年虽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仍低于2010和2011年的水平。此外,绝大多数指标都低于同期的上市公司总体水平。这表明,虽然自2011年起我国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各级政府更多扶持,但从财务绩效指标来看,并没能取得预期增长。
企业在一定经济背景下运营,其业绩必然会受到所依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经济增长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总体经济状况的改善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虽然自2011年起,我国新能源产业获得了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但从财务指标来看,新能源上市公司并未取得预期的增长,这与国内外总体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增速下降会导致需求减少,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例如,经济增速放缓所导致的电力需求减少就影响到风电产业的经营状况。
与很多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一样,我国很多新能源企业还未完全摆脱传统企业的色彩,仍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很多产品依赖出口。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特别是我国企业的主要市场欧美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时,依赖国外市场的我国企业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导致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营状况会随着国外经济的下滑而下滑。
我国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存在盲目性,盲目的扶持政策不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导致一些行业不合理发展,如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很多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就是其中一例。由于电站建设享有电价补贴和增值税减半等一系列直接财税优惠政策,导致电站开发数量大量增加。根据德勤《2013中国清洁技术行业调查报告》,2013年国内已披露的达成意向、签约以及正在开发建设的光伏项目已达130吉瓦,大大超出国家到2015年装机达35吉瓦的“十二五”目标。由此可见,光伏产业的困境,除受市场因素影响外,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战略规划不够清晰而导致的盲目扶持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1)一些政策执行存在时滞性。扶持政策执行不力也是导致扶持效果大打折扣的一个原因。一些财税政策已出台,但由于行政效率较低等原因而导致这些政策并未被及时、很好地执行。例如,根据电力工业部的《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电政法〔1994〕461号)文件,我国在1994年就已对风电并网、电价计算、(全部)电量收购、费用分摊和增值税(价外)计征作了明确的规定,但近20年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工作还没有全部落实到位[1]。(2)扶持政策出自多个部门,导致沟通和监管不到位而滥用扶持政策的现象发生。财政扶持政策出自多个部门,例如:对光伏产业各种扶持所涉及的部门包括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税总局、商务部、住建部、国家电网,其中财政部的金太阳项目补贴和电价补贴、商务部的出口退税政策、国税总局的光伏企业税收和电站土地税收政策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范畴[2]。由于财政专项资金种类多,参与部门多,并且这些部门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审核监管不到位,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规划,其发展的出发点只是拉动投资、增加就业或增加GDP,因此,扶持政策多集中在生产环节,而对能带来更高利润的研发和市场缺乏足够重视,从而导致缺乏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这又进一步导致一些企业不得不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从而采取低价竞争策略,而这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企业盈利能力脆弱、受总体经济环境影响程度加大。
有些税收政策优惠方式不够合理,未能充分考虑扶持对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的纳税年度起的前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但根据新能源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其最初几年很难盈利,因此,新能源企业实际难以享受到3年免税期的优惠待遇[3]。不合理的税收优惠方式很难对企业经营起到促进作用。
以风电产业为例,我国一些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东北3省风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对电力需求却较小。为支撑风电产业发展,这些地区必须向电力需求大的地区输出电量,但这些地区电网建设薄弱。风电项目比电网的规划、核准和建设周期都要短,这就造成了电网建设步伐跟不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步伐,从而导致了大量风电项目建成后无法及时接入电网或全额输出。例如,2010-2013年全国平均弃风率分别约为10%、16%、17%和11%,2013年虽比前两年有所下降,但总量仍较高,特别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如甘肃、吉林、内蒙古各年的弃风率多在20%以上[4]。因此,我国电网与风电项目建设的不协调,限制了风电的需求,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制约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和一些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我国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致一些产业严重产能过剩。例如,“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省份有29个[5]。产能过剩意味着对每家企业的需求不足,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企业间就展开了过度竞争,不断通过低价策略来占领市场,而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总体经济状况不好时更是难以有好的表现。
很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了技术创新能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但调查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低端问题严重,在技术层面超过70%的企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而且在基础研究上投入较少,不利于企业长期创新能力提高[6]。例如,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中,只有少数公司对研发的投入支持力度较强,总体水平不高,此外,技术创新投入仅能在短期内维持对市场价值的积极影响[7]。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新能源产业普遍对外依存度较高,光伏、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产业的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都需进口。此外,没有技术突破,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利润空间很小,对财政补贴依赖程度高,而这又易引发与国外的贸易争端。
我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时间还较短,大部分企业又是在传统企业或是政府主导型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着一些传统企业的惯有思维,很多企业还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例如,光伏产业与一些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基本没有区别,都是进口生产设备,再利用国内的廉价资源进行生产,最后再销往国外。一项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显示,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商业模式多属贫瘠型和非主导型[8]。因此,商业模式还不够完善,也是导致我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运营情况还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原因。
应根据某地区的具体情况太阳成集团,,充分评估该地区适合发展的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具体规定还应考虑各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投资大、回收期长、短期很难盈利的产业,免税期可适当延长,以使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而且,扶持政策应更侧重研发和市场环节,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同时有助于企业开拓市场,增加需求。此外,应更加注重政策的执行环节,例如,应尽快将已出台的政策落实到位,并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沟通,尽量避免多头管理而导致的监管缺位。还应加强对财政补贴申请的审核,加大对虚假申报骗取财政补贴的企业的打击力度,以使扶持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国家应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优劣势,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即使在适合某产业发展的地区,也要加强调控,避免地方政府或企业为追逐短期利益而重复建设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和非良性竞争,从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需求。同时,还应注重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此外,新兴企业不应受短期利益的驱使而盲目跟风生产,而应深入了解市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增加市场需求。
政府应切实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监管不力进行问责,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优质的土壤。国家应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宏观布局调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如此,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政府和企业从不同层面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加强产学研合作,健全激励机制,以及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都应更侧重对研究成果实效性的考核和奖励,即不能仅以理论成果作为奖励或晋升的依据,而应更侧重于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企业和国家所带来的效益作为依据。
[1]张宪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中央党校,2014.
[2]吴淑凤.财政政策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效果被弱化的财政社会学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6).
[3]潘文轩,吴佳强.新能源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2,(4).
[5]李琪.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6).
[6]邢红萍,卫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特征分析基于全国七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论坛,2013,(7).
一般而言,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定量界定主要包括从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定性界定一般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从业人员为界定标准,把500人以下的企业视为中小企业,50―100人以下的为小企业。
中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几次调整。1999年最后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参与划型的企业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工业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该标准已明显不适应形势的变化,有关部门已考虑吸收国际经验,改变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可望推出的新标准是按企业的销售收入来划分企业的规模,将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划为小型企业,500―5000万元的划为中型企业,5000万一5亿元的划为大型企业,5亿元以上的划为特大型企业。
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本次调查将中小企业定义为从业人员在500人以下,资产或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工业企业。
本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问卷共设18个问题,主要从七个 方面分析:一是从中小企业的设备、技术、有无技术创新等方面,反映中 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二是从中小企业的主动性来源,反映中小企业 中技术创新的主体;三是从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来源,反映中 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四是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采用的方法 使 用的技术类型和来源,反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五是从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的结果,反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六是从影响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的因素,反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本次进行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问卷共设问题16个,主要从六 个方面展开:
一是中小企业参加信用评级、资信等级状况、评级机构及评级的作 用,反映中国当前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及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二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及影响中小企业融资 的因素来了解和反映当前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状况;
三是从中小企业能否从银行获取短中长期资金贷款、贷款需求的满 足程度、难易程度及由于缺乏资金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反映当 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五是了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变化状况,反映外部融资的条六是反映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渠道及担保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有65.7%的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其次权益性投资占33.3%,其他来源占16.4%,债券类来源最少仅占1.8%。
企业信用体系状况本次调查显示,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占46.6%,未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53.4%,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未参加资信评级。从参加资信评级的企业状况分析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依规模、营业额由小到大呈递增态势;二是从地区划分看,参加 过资信评级的企业集中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仅有19.9%的企业参加过资评级,与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的62.3%相比,差距相当悬殊。三是从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企业资信状况来看,总体资信状况较好。获得评级机构资信评级AA级及以上企业占全部参加评级企业的60.7%,A级以下及C级以上企业占全部参加评级企业的31.4%,C级及C级以下企业仅为7.9%。资信状况较好,资信评级AA级及以上多集中于营业额大、盈利高的企业。
中小企业缺乏担保渠道,能够获得担保的企业数量较少。据调查,64.2%的中小企业没有渠道获得信贷担保,只有35.8%的企业能够获得信贷担保。即使在有较大盈利企业中,也只有65.6%的企业可以获得信贷担保,担保难可见一斑。
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提供的资料,从1998年至2001年,我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80多个城市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到位担保资金40亿元,可为中小企业解决400亿元的银行贷款。但由于各地新建的信贷保险担保和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制度创建、业务开展时间较短,其作用还不甚明显,许多地方担保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和普及。这就是为什么中小企业信贷担保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得到多媒体技术在河源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特别设计了如下的调查方案,针对多媒体技术在河源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从而推动多媒体技术专业在大专院校的发展,以期更好地推动河源大中小企业的发展。
针对河源的各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企业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状况,从而为河源的企业今后还需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对各中小企业的行业、产值等进行比较、统计,对各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具体地感受和了解多媒体技术专业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了解河源的各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领会多媒体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河源的企业今后还需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据统计:2010年,河源市各中小企业共有37639家,总产值为28.03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6.4%,占工农业总产值22.3%;各中小工业产值12.3亿,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8.8%;各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5278人,占全市劳动力的9.6%,占剩余劳动力的26%以上。各中小企业结构上以个体企业为主,2010年个体企业产值为13.16亿元;行业上以工业企业为主,2010年中小工业产值为12.33亿元。各中小企业布局涵盖了五县一区的范围。
从东源、忠信等几个县镇的发展情况来看,各中小企业基本上均可归入下列几种类型。
(1)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企业,主要的形式有“小庄园”、“公司+基地+农户”、蔬菜基地、水果基地。
(2)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工业企业,以小水电、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与外商合资合作形成的外向型经济,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
各中小企业布局分散,遍地开花,没有遵循工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造成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严重脱节;且多数企业资金少,产业规模小,缺乏特色优势,难以形成产业效应,造成产品成本高,市场难以打开,资源使用浪费。
各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安置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都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况,其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
高新产业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从1995年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3%,而高新产业中IT行业更是以每年35.1%的高增长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口2010年增长到155.4万美元,占全河源外贸出口的27.9%。2010年,高新区发挥科技优势和科技孵化功能,预计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亿元,完成GDP25亿元,年内招商引资6亿元,至少有3个过千万元的签约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45%;引进孵化企业15家,孵化率达到10%,在孵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亿元。服务业会以6%的增长速度发展,工业会以3.2%的增长速度发展,而农业将会以每年0.61%下降。目前河源具有市场准入条件的结构企业在127家以上,年产值195―236亿元。到2015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会增加24.6%。
根据对河源大大小小325家企业的调查,河源的各企业所占有的行业百分比如表1所示:
在行业统计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走访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得出如表2所示的人才需求情况。
由此看出,三大支柱行业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需求在人才招聘中始终处于前3位。
另外,我们还从中抽出一部分受调企业未来三年人才需求信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初步得出: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总量为16660人。其中最紧缺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级研发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占紧缺人才总需求的92.8%,而高级技术工人所占紧缺人才总需求的比重最大,占37.36%;只有2.2%的受调企业把大中专毕业生作为紧缺人才。这说明随着河源市重大项目的推进和重点企业的发展,高端人才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是项目顺利实施和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从另一方面调查即通过对河源市中等及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调查、统计(表3)显示:职业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广告、多媒体动画设计、与技术支持、平面设计、策划与创意人才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专业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①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历史原因,各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特色优势和规模效益,存在着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问题。同时,由于各中小企业大多数分散在乡镇和自然村落,不能很好地共享公共资源和快捷地利用信息资源,又存在着地域调整的难题。这些问题都带有累积性、全局性,因而调整工作进展缓慢。
②技术设备落后,产品有待开发更新,技术含量有待提高,绝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远远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
①中小企业应提高企业员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不断完善其网络功能,使其随时与世界保持同步,把先进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地方特色的文化中来,从而更好地推动河源经济的发展。
②对于符合河源人才结构的企业,河源市政府应出台帮扶政策,实施严格的评估和奖励、惩戒机制,推动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③根据河源本土和地理位置的特点,应积极引进发达城市的发展理念,从企业商的投资到学校的人才的提供,除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之外,更重要的是河源企业或学校自身的符合时代的理念及发展。
河源的经济离不开教育的支持,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扶,多媒体技术人才的欠缺推动了多媒体技术专业在高校的开设与壮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会遍及河源各个中小企业,并成为引进人才的一大条件。
[1]王军,韩志强.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浅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
[2]赵钧铎.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0.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为“诊改”)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改工作。这标志着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要尽快提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主体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作为办学质量决定性因素的教学工作无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亟须强化和提高。因为教学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教学工作诊改无疑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诊断本是医学术语,最早将诊断原理运用于社会科学作为内部管理重要手段的是企业,并形成了企业诊断理论。本世纪前后诊断作为一个重要理念,逐渐引入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应用教育技术,在引领学校建构反思意识、强化发展动力、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将其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一)教学工作诊改有利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地位,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共同关注、支持、强化教学工作
从理论上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教学而展开。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成为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的个人工作,成为学校少数人的事件,成为学校校长都可以不关注的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必不可少的实训条件十分薄弱,学校处于为生存而苦苦挣扎之中,校长的主要精力不得不放在经费的争取上,放在项目的游说上,实在难以顾及教学工作,导致教学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匹配,导致学校招生困难,而招生决定着学校的生死存亡,因此学校领导不得不将主要资源、主要精力放在招生上,弱化了教学工作。三是教学工作是常规的基础性工作,其质量高低相对来说是隐性的,对短时间内提高学校知名度、影响力作用不大,为改变学校处境、扩大生源、争取经费,学校领导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面子工程上,带来教学工作事实上的被忽视。开展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诊断,激励学校关注教学工作,必将稳定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二)教学工作诊改有助于建构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内生机制,增强学校发展软实力
一般来说,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大都通过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显示。虽然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但因其有多方面的局限性,并不能充分证明学校教学质量,就业在事实上成为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显示器。由于中国产业结构长期在低端运作,对员工的素质、技术要求并没有很高,加之就业门槛较低,对新进员工的受教育年限并没有强制要求,人才质量高低并没有成为就业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带来教学质量被淡化甚至被忽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内生机制无从谈起。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办学质量自我提升的内生机制。教学诊改作为一项制度性工作,必然能促进学校主动建构诊改的工作流程,形成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
(三)教学工作诊改有益于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奠定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基础
合格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者。由于长期以来教学工作事实上的被忽视,导致不少地区、不少学校并没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工作处于应付状态。不少地区将中等职业学校视为政府机关,遵循所谓不扩大编制原则,严加限制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工作,导致师资短缺,编制不足,生师比居高不下。不仅如此,不少地区人事部门按普教的要求配置职教师资,过分强调学历,而对有无技能或技能高低不加考虑,导致技能教学与现有师资不匹配,这也成为制约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开展教学工作诊改,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抽样复核,必将进一步突破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种种障碍,促进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
《通知》从战略高度阐述了职业院校教学诊改的原因、内容和流程设计,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改指明了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对象是“三个基本”。其中,“基本办学方向”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也是学校自我诊断必须高度关注、认真反思的核心问题。“基本办学条件”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开展教学工作诊断的重要事项。“基本管理规范”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保障,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依据“三个基本”,《通知》明确了教学诊改工作的十项内容。一是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二是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南;三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四是专业设置与条件――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五是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条件;六是课程体系与改革――人才培养工作的抓手;七是课堂教学与实践――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八是学校管理与制度――人才培养工作的保证;九是校企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十是质量监控与成效――人才培养工作的保障。常态化周期性诊改中等职业学校此十项内容,必将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依据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内容,《通知》明确了教学诊改工作将要完成的五项任务:(1)理顺工作机制。《通知》要求依据一个方针,建构包括三项具体内容的工作机制。一个方针就是“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三项内容就是建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学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工作机制就是职业院校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2)落实主体责任。《通知》要求职业院校要履行好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二是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改工作;三是构建校内“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保证制度体系。(3)分类指导推进。《通知》从提高诊改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出发,明确了职业院校各自的诊断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重点是保证“三个基本”。(4)构建数据系统。《通知》要求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二是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三是依法依规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5)试行专业诊改。由于专业教学诊改涉及面比较广,且不同的专业有其不同的特质要求,故《通知》提出试行要求。
为保证教学工作诊改取得应有成效,《通知》提出了三项要求:(1)完善组织保证。为将教学诊改工作落到实处,《通知》要求建构部、省两级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委员会。部级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方案研制、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等工作;省级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本省相关业务工作。(2)加强省级统筹。《通知》明确提出教学工作诊改的主体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其工作职责一是制定本省教学诊改工作方案;二是根据教育部指导方案制定本省(区、市)工作方案、细则和实施规划;三是组织实施本省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四是组织专家抽样复核本省职业院校的诊改工作;五是组织和检查本省区域内职业院校诊断后的改进情况。另外,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众多,办学情况比较复杂,《通知》提出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3)确保公开透明。为保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取得实效,在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通知》一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要求。
开展教学诊改既是新形势下提高办学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学校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机遇。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在深刻认知基础上,依据“三个基本”和“十项内容”,做实“三项建设”工作;从问题入手,围绕“六大重点”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剖析。
第一,做好内部质量保证制度的建设工作。学校要依据《通知》精神,建立校本化的教学诊改制度,并将其列入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之中。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教学自我诊改的目标、原则、时间、路径和要求,将其作为常态化周期性的工作。同时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教学诊断的具体内容,定期从教学实际出发,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自我诊断,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并改进。
第二,做好教学工作诊改工作机制的建设工作。机制是执行力的基础,也是教学诊改落到实处的保证。没有机制或机制不健全,即使建构了相应制度也不能将其落实到位。建设教学工作诊改工作机制,就是依据校本化的制度,将诊改的目标、原则、时间、路径和要求通过一定的工作流程落到实处。
第三,做好教学诊改的队伍建设工作。队伍是教学诊断的前提,也是教学诊断能够取得成效的保证。依据《通知》精神,必须建设好三支队伍。首先,建设好平台数据采集和管理队伍。教学诊断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分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现状。为保证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将相关数据填报到平台上,需要培养一支熟练掌握数据平台准则和技术的专业队伍。其次,要建设好校本诊断专家队伍。教学诊改是集教育、教学、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其诊断者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如督导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等;二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学思维能力;三要掌握相关的诊断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考察法、访谈法、分析法等。再次,要建设好能依据诊断结论进行改进的教学管理队伍。改进是诊断的目的,依据诊断结论改进是开展教学诊断的宗旨,必须依据改进的需要提升原有的教学管理队伍质量。必须看到,传统的管理大都限于控制和协调,在开发和创新上相对不足,而基于诊改的管理队伍需具备开发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需通过培训,建立一支拥有自我诊断意识、掌握诊断知识技术、富有开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
第一,做好办学思路与组织的诊断工作。学校的办学思路集中体现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了解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要做好四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学校办学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及学校实际的吻合程度。二是诊断学校依据区域需要、学校优势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大势定位状况。三是诊断学校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诊断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人文修养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吻合状况。
学校组织情况集中反映在学校治理结构上。治理结构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握学校治理状况,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状况及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限。二是诊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状况。
第二,做好资源条件的诊断工作。资源条件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学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决定性因素。职业教育的资源条件突出表现在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和信息化条件与资源等四方面。办学经费是教学工作的经济基础。把握办学经费情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经费收入情况:经费渠道是否稳定,来源是否可靠,特别是实验实训及设备经费、教师培训经费等是否有保证。二是诊断经费支出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依据预算支出,日常教学经费占比是否合理。三是诊断生均经费情况:“教育法”规定的生均经费是否到位,能否保证学校正常运行。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教学工作得以运行的前提。准确把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师资数量与结构:专任教师的配备及学历达标状况,专业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状况。二是诊断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研究能力,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及信息化教学能力。三是诊断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措施与成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状况,学校专业标准执行、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以及教师培训状况等。实践教学条件是职业教育特质的显现,也是决定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评价实践教学条件,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校内实训条件:实训基地专业覆盖状况,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利用率状况,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应用状况等。二是诊断校外实训基地情况:基地能否适应专业教学要求,能否满足学生实习和实训需要。信息化条件与资源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把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状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校园网状况:校园网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网页内容更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状况等,以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举措。二是诊断教学用计算机现状,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三是诊断图书及数字化教学资料状况:数字化教学资料和图书资料的建设状况等。
第三,做好专业与课程的诊断工作。专业与课程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与课程建设状况可通过专业规划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等诊断得以把握。专业规划与建设集中反映了学校专业建设的规范化程度,把握其建设情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专业规划的制定、执行与调整状况。二是诊断专业建设举措与成效的情况。三是诊断校企合作的实践状况。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与课程建设的依据,也是建设的目标。评价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好两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情况的诊断,了解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合理,方案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及时调整,能否搭上“立交桥”。二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执行与调整情况的诊断,了解课程体系建构的科学依据,反映人才培养时代要求的程度,专业技能课程比重是否合理。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评价课程建设状况,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诊断,了解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教学过程是否对接生产过程,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状况、考核评价状况。二是通过对课程建设计划、措施和成效的诊断,了解课程内容是否对接职业标准,能否及时更新,以及精品课程、主干课程建设状况。三是通过对课程资源的诊断,了解教材选用和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状况。
第四,做好过程管理的诊断工作。过程管理是学校常规性重点工作,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过程管理的质量可通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等四方面的诊断得以把握。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把握教学管理质量,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与成效的诊断,了解制度完善、执行及教学秩序运转状况。二是通过对教学管理队伍的诊断,了解教学组织管理系统建设状况,人员数量结构和素质状况。三是通过对实践教学管理与实习管理的诊断,了解管理制度建设、执行和管理状况,国家相关规定的落实状况。学生管理是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学工作顺利运行的基础。评价学生管理质量,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与成效的诊断,了解制度完善、执行状况,重大事项管理到位状况,学生素质教育状况,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通过对学生管理队伍的诊断,了解队伍结构、素质、工作状况。三是通过对学生奖惩管理情况的诊断,了解相关政策执行状况,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情况。质量监控是教学工作顺利运转的保证。评价质量监控状况,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制度设计的诊断,了解教学工作制度和质量保证机制建设状况。二是通过对运行状态的诊断,了解制度执行状况,多元参与教学评价状况,人才培养数据平台建设和使用状况。三是通过对监控效果的诊断,了解自我诊断后的工作改进状况。安全管理是学校一切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把握安全管理状况,要做好两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应急预案的诊断,了解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状况。二是通过对校园安全状况的诊断,了解学校安全运转、规范办学状况。
第五,做好素质教育的诊断工作。素质教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素质教育状况可通过德育工作、文化素养与身心素质培养、校园文化等三方面的诊断予以把握。把握德育工作状况,要做好五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德育课程教学的诊断,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落实情况,德育课程开设状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如何,其他课程是否有机渗透德育内容,以及德育师资建设状况。二是通过对德育实践的诊断,了解学校按照“三贴近”原则,从知行统一、教管结合出发,设计和组织德育活动状况。三是通过对心理辅导的诊断,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建设、教育内容等状况。四是通过对职业指导的诊断,了解学校职业指导的水平和质量。五是通过对志愿者活动的诊断,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是否正常,管理是否规范,机制是否形成。文化素养与身心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质量可通过两方面状况的诊断予以确认。一是诊断总体设计,了解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状况。二是诊断实施效果,了解学生的人文修养、审美情趣和学生健康状况。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育人基础。校园文化建设质量可通过两方面诊断予以把握。一是通过对校园环境的诊断,了解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公共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状况。二是通过对特色营造状况的诊断,了解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校本特色状况,以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状况。
现代企业经营过程就好比行军打仗攻城略地一样,员工就是企业的军队,产品就是企业的武器,市场就是企业的城池。而企业管理就是所谓的战术,在商场上的成败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战术的成功与否。因此企业管理的创新似乎势在必行了。
在企业管理中市场营销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传统的产品营销、推销、促销等策略,在市场营销中算是比较陈旧的策略了。因此如果想在企业竞争中脱引而出那么就需要创新营销策略管理,现目前比较流行的便是服务营销,下重点阐述了服务营销的具体措施。
一个企业想要提升服务质量首先就要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只有拥有了服务意识,职员在服务过程中才会自觉自愿地去落实服务项目,才会把服务工作当做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才不会消极怠工。许多是世界名企都有自己的服务理念,譬如:迪士尼将为人们带去快乐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实际上他们的员工也的确为这个目标不懈的努力着。华为公司将服务顾客作为企业存在价值的体现。锦江集团的服务理念是:为顾客服务没有份内与份外的说法,只要能办到,我们都该尽力而为。这些大的企业都给我们树立了以服务促发展的好榜样,我们应该汲取经验努力开拓进取。
在服务过程中服务质量的决定着顾客的消费体验,顾客的消费体验有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口碑,而口碑又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如此说来企业的服务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敷衍了事形同虚设。好的服务质量当然也离不开优秀员工的参与,因此培养好的员工也是不容忽视的。
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顾客的服务需求的措施。因为顾客个性各不相同,所以需要的服务项目,和追求的服务效果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企业必须要实现个性化服务。力争为每一个顾客都提供满意的服务。
在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极少员工抱有消极态度,在工作中出现严重的纰漏,企业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惩戒制度。这样的制度是规范员工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服务质量的积极措施。通过严厉的惩戒和大力的奖励,可以警醒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又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从而为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是人事管理的一种形式,从本质上讲也在企业管理的范畴之内,那么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的实施实际上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笔者即总结了以下几点人力资源系统化的实际应用:
在人才管理中,对人才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人才的持续培养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在精神层面使员工感到被重视的满足。因此在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中,最为主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制定培养计划之前,需要管理者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员工的综合素质,然后为员工制定定向的培养计划,这样才可以高效的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
在员工的管理过程,激励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激励不当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促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由此可见,在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中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读者直观了解科学的激励手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合理分配员工的薪资,员工的薪资要与员工的贡献价值成正比,也要与企业的效益成正比,不能使员工的薪资永远原地踏步却不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增长;同时也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使踏实肯干的员工得不应用的报酬。
(2)建立良好的榜样带头机制,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同样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榜样效应,每个员工都得过且过这是不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中也应该建立合理的榜样带头机制。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领导者通过对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市场前景、行业趋势等问题的具体分析而高屋建瓴地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义的发展要求,并严格按照既定思路完成企业运营目标,并对执行结果做出不偏不倚的客观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由此可见企业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步是基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初步判断,这样的判断是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素养、专业眼光所决定的。其正确性还有待商榷,但这破冰式的举措事实上也为企业发展方向的从新思考提供了思路。企业各层管理人员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做更多积极的思考。
这里所说的经济环境就是常说的企业外部环境即宏观宏观环境其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部份:整个行业的经济情况即行业的整体行情、国内的经济环境、世界经济环境。只有通过这三个方面问题的具体分析,企业才可以准确的把握行业的整体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下就是对国内经济环境的具体分析项目:
由于我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决定,我国的经济活动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即政治环境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性作用,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首先就应该对我国政治环境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战略的可操作性。
法律是约束社会公民与社会企业最有效的武器。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也是基于遵纪守法的前提之下,违背法律而逆水行舟的企业只有死路一条,比如制造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企业三鹿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的产品与质量监管协会的要求相悖,不仅触犯了法律并且在道德层面也是不容姑息的。所以一家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知法懂法、遵纪守法,只有对法律环境的深刻认识,才可以避免企业走上歧途。
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没有技术支持的企业,就好比没有发动机的游轮,没有前进的动力于是随波逐流最终湮没在企业竞争的深海之中。因此对社会技术环境即国家的科技机制、科技政策;以及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趋势等因素的思考,有利于企业对行业核心技术的掌握,从而在战略上掌握主动权。
在通过对经济环境、行业前景的深入分析后。企业通常可以发现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是往往机会和威胁相互依存的。在此时就要求企业决策群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衡量其中的利弊,然后做出适当的取舍,从而确保战略的利益最大化。
所谓机会只给做好准备的人,企业在发现新机遇的同时,一定不能盲目去实施计划。首先一定要对企业内部环境即企业运营的微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估之后,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融资能力、抵御风险的诸多因素进行客观评估之后。分析企业是否可以适应并把握这次机会,如果不能的话一定不要执意而为。企业微观环境需要重点分析的几个项目:
企业在运营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流动周转,在运营中如果出现资金断链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应该立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地地分析,即对企业的储备流动资金、融资能力、收益能力诸多因素的分析。从而得出符合企业经济状况的发展战略,才可以使得战略开展过程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保证战略的有效落实。
企业的运作状况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先进的管理水平是企业运营顺畅的关键,它就好比人体中的各种控制系统,是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保障。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就要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对不足之处做出适当调整以符合战略发展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
市场销售是企业运营的最后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着企业的战略的落实情况,也是企业收益情况的具体外显。市场销售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因此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要对企业市场销售能力进行深入的透析,不能盲目的战略但是由于销售能力的缺乏而导致战略执行效率差,致使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收不到好的效果,严重的挫败企业的发展活性,甚至于使企业。
通过对以上各个影响企业发展前景因素的分析,接下来就应该回到战略最初的一部,目标的制定环节,从新审视局势对之前所做的暂定目标进行合理纠正。从而提出符合行业发展前景,并且适应企业经营状况的企业战略。
企业的战略的优劣必须要通过具体的执行情况来评估,因此战略执行环节是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动各个部门的协调活性,各个员工的工作动力,全面支持企业战略的落实。
企业战略的执行结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与既定战略预想情况有出入的。但是无论战略的执行结果是好是坏,企业管理人都应该做出积极的评价工作,要肯定执行过程中做得好的方面,鼓励弘扬;同时也要勇于批判做得失误的地方,然后加以改正,并且通过具体情况从新思考新的战略目标。
美国著名的综合战略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的有关专家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世界上破产的1000家世界名企中至少有85%的公司是由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失误。由此可见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重点总结了一下几点:
(2)实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迫切需要,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必要措施。
(3)企业战略是企业的发展方向,而实行战略管理是为发展方向清除路障的有力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的推进,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与挑战,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本文则着重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一些创新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探索并尝试的创新模式,等待着企业管理者去挖掘。
Copyright © 2002-2024 太阳成集团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3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