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城·(China)集团网站app

您好,欢迎进入太阳成集团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9728太阳成集团“工业上楼”何以向“上”?

发布时间:2024-07-02 09:25浏览次数: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官网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官网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官网不久前,我国首个全装配式“工业上楼”项目一期在深圳竣工投用,“像搭积木一样建厂房”“汽车搭电梯上下楼”等话题引起关注。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城镇产业空间“质”不佳、“量”不足,在很多城市已成为制约产业提质升级的“拦路虎”,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所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工业发达城市率先破题,通过深入挖潜、盘活存量,运用“折叠空间+垂直产业”新概念,积极实践“工业上楼”新模式。

  嘉兴平湖市新仓镇距上海金山区廊下镇仅1公里,这里的嘉创智谷产业园格外显眼,整个园区外立面以玻璃幕墙为主,清新透亮,很难想象这里藏着“空中生产线”。

  “我们产业园共有26幢楼,发展业态主要为新材料、装备制造、医疗器械、高端智能制造等。目前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底建成交房。”嘉创盛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盛华说。

  这是嘉兴较早实行“工业上楼”的项目,在这里,1楼的层高可以做到9米,生产车间配有吊装平台,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同时,每幢工业楼房配有专业货梯,方便生产设备“一键上楼”。

  如今,嘉创智谷产业园以近7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创造了约1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自2021年投入使用以来,已引进45家企业,被誉为“嘉兴工业转型升级的样本”。

  所谓“工业上楼”,是指让企业在大厦楼宇中进行工业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通过“工业上楼”,企业特别是中小创新型企业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单独建厂成本高昂、配套有限的难题,实现“拎机投产”,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牢固和紧密。

  嘉兴是“制造大市”,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42万亿元,拥有32个工业大类、近5万家制造业企业,规上工业营收列全国所有城市第19、地级市第8,制造业贡献了全市近一半的GDP、创造了近一半的税收、提供了近一半的就业岗位。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工业经济体量与产业空间需求矛盾凸显——一边是城市增量土地逐渐减少,用地成本不断攀升9728太阳成集团,一边是作为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外溢,使得中心城区空心化日趋严峻,不少企业甚至面临这样的现状:研发基地设在城市中心的写字楼,生产车间却地处偏远的工业园。

  占地面积不变,单位产值倍增——“工业上楼”实现“向天要地”,打开了破题的思路。

  嘉创智谷产业园的前身为新仓镇亚鑫工业园,曾是嘉兴市众多老工业厂区之一。始于2019年7月的“工业上楼”改造,不仅让低矮老旧的厂房改头换面,还让产业空间提升5倍、园区产值提升3倍。

  “我们产品的研发周期长,作为初创企业,创业成本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作为第一批入驻嘉创智谷产业园的企业,嘉兴嘉创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与生产于一体的高新企业,公司技术总监刘瑶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目前正在研发最新产品——心脏介入治疗旋摩仪。

  传统工业园区的首层厂房租金较高,在嘉兴,条件好一些的每平方米月租金要三四十元,而嘉创智谷产业园目前是每平方米月租金25元,高层承载、配套都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入驻园区后的体验感也不错:建筑面积大,满足生产线需求;道路四通八达,往来周边便利;上下游供应链集中,原料厂商就在2公里范围内……对此,企业员工也颇为感慨:“入驻园区就像住进一个小社区,食堂、便利店、健身房、篮球场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能满足几乎所有的生活需求。”

  随着厂房层数攀高和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如今的“工业上楼”适用性更宽泛,也随之掀起了一波载体建设热潮。

  在平湖经开区红星路北侧、南张浜西侧,有一个现代化“摩天工厂”。作为平湖经开区的“工业上楼”项目,这个标准厂房项目总投资1.6亿元,用地18.95亩,总建筑面积49500余平方米,容积率高达3.23,主要建设1幢8层厂房及门卫等配套用房。

  该项目一层层高6.5米、二层层高5.5米、三层以上层高4.8米,可满足不同企业的生产需求。在“向上”延伸要空间的同时,项目还“向下”挖掘建配套,建有面积近8600平方米、可容纳224辆汽车的地下停车库,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不过,“工业上楼”不是简单地把人、货、设备等生产要素搬上楼,载体功能要与企业需求适配一致,要对产业整体发展作出合理规划。

  “‘工业上楼’存在一定限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比如有些工业生产要用到大型机器设备、重型起重运输设备,或者生产的产品体积、重量很大,“上楼”就不现实。此外,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噪声、污染、辐射等也是能否“上楼”必须考虑的因素,“引导企业‘上楼’,首要任务是找到适合的对象。”

  今年3月,嘉兴市经信局会同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赴广东东莞、深圳两地考察学习“工业上楼”,并与当地工信局、产业园运管平台、企业等进行座谈交流。

  原来,东莞、深圳两地受地域面积及发展空间限制,正在大力发展“工业上楼”,所有“工业上楼”项目落实“三生”“三创”“三平衡”(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创新、创业、创投“三创结合”,运营与财务、投入与产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个平衡”),走上了“产、城、人”融合发展之路。

  不仅如此,两地新建的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标准高,最大限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从产业结构上,“工业上楼”推动了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更适宜利用“工业上楼”的空间,让研发、设计、生产等各环节不再受制于空间,满足一体化运营管理需求。同时,通过招商引导,“工业上楼”能够形成密度更高的产业集聚,在一幢楼宇的垂直空间中即可形成产业链上下游,更好地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目前,国内城市“工业上楼”处于边探索边建设阶段,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等标准还不够成熟,“上楼”产业业态仍以研发设计、中试制造、小批量生产等为主,大规模生产主要依靠外部生产基地。

  从整体来看,嘉兴“工业上楼”项目尚处在探索实施阶段,未建立相应的“上楼”指标体系,可以“上楼”的产业发展重点还不够突出。

  “工业上楼”模式具有容积率高、产业轻型、功能混合的典型特征,适用于土地集约地区发展轻工业。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对“工业上楼”进行初步探索。2010年以来,在珠三角城市,诞生了一批以深圳全至科技创新园、东莞松湖智谷产业园等为代表的将生产、研发、办公、生活功能混合的新型“工业上楼”产业园项目。目前,深圳有72个“工业上楼”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创造2000万平方米厂房空间。

  眼下,国家也从政策上鼓励多层工业厂房建设,推广“工业上楼”,佛山、东莞、青岛、天津等地纷纷发布了相关政策指引和操作指南,加大项目落地的政策支持力度。

  统计显示,2022年嘉兴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625.99公顷,比2021年和2020年两年共减少了近47.1%,土地要素制约更加趋紧。对此,嘉兴可对标学习深圳、东莞两地的新型产业园建设与管理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工业上楼”高质量发展之路。

  比如,新型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必须进行合理的产业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地筛选适合“工业上楼”的产业,不能盲目推进。又如,量身定制“上楼”政策,针对新建园区和存量改建园区情况,进一步明确建筑设计、消防及安全管理、环保管理、供水管理、供电管理等核心指标,按产业特性增加楼层承重和提升楼层层高。

  按照目标,嘉兴各地将选取小微企业园进行“工业上楼”试点,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形成1个以上成功运营的“工业上楼”园区;到2027年,全市形成一批标志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上楼”园区。

  可以预见,以“工业上楼”为代表的、从供给侧推动土地与空间要素的改革,将带动更大范围的产业创新,进而推动“示范制造+研发办公+总部大厦+新兴科研院所”的高度集约,一幢大楼就能形成一条生产链、一个园区就能打造高品质先进制造业生态圈,加速推动嘉兴智造创新强市建设。

020-88888888